一年亏1178亿元,在新出行这个无底洞,孙正义还要砸多少钱?
- 时间:
- 浏览:0
如果您有关于一年亏1178亿元,在新出行这个无底洞,孙正义还要砸多少钱?的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来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文章目录列表:
一年亏1178亿元,在新出行这个无底洞,孙正义还要砸多少钱?
2.孙正义的千亿野心:拆解日本历史最大规模IPO|深网
?2014年底,阿里巴巴在美敲钟上市,正当很多人在为马云成为中国新首富欢呼雀跃的时候,那个在马云背后的男人,也成为了阿里巴巴上市的最大赢家。
他就是孙正义,其一手创办的软银正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
阿里巴巴之后,孙正义一直在寻找一个具有很大增长空间的新行业,于是他看中了以Uber和滴滴为代表的新出行行业,但在今年一季度(2020年1-3月份),软银集团净亏损1.438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56亿元),根据专业人士分析,软银一季度的巨亏,或与疫情冲击下,软银在新出行领域出现的巨额亏损有很大干系。
一、从通信服务提供商到跨国投资巨头
很多人都知道,孙正义是一名投资家,但是他所创办的软银是做通信服务起家的,在日本通信行业,软银与KDDI、NTT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后,孙正义也在努力为软银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让他能够拿着软银在通信行业赚到的钱,往更多新兴行业投(砸)资(钱),赚取更多的利润。
软银的投资之所以能成功,与孙正义本人的战略目光不无关系,因为孙正义总能抓准时机,All in那些最具增长潜力的公司。
在Web 1.0时代,软银投资了做门户网站的雅虎,在CDMA网络刚刚出现的时候,软银投资了UT斯达康。
Web 2.0时代,孙正义在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进行深度观察后,投资了在日后迅速发展的阿里巴巴、千橡集团、PPTV、58同城以及众安保险。
二、阿里巴巴之后,孙正义眼中的“新风口”
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但是孙正义不仅不是猪,更不是一般人。23岁那年,孙正义患上了肝病,被迫在病房里住了两年,两年里孙正义看完了4000本书。那4000本书,也让他对商业领域的40种行业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读书笔记中,孙正义更是为自己定下了一个选择事业的标准,他要选择那些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阿里巴巴上市后,孙正义便在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探索下一个在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2017年5月成立的软银愿景基金,就是基于此目的诞生的。
眼看着以Uber为代表的一众网约车 在 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市场嗅觉灵敏的孙正义知道新机会来了,他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在新出行领域开始新一轮的“砸钱计划”。
在美国,软银为Uber先后投资了87亿美元,在中国,软银也先后为滴滴投资了将近100亿美元。与此同时,印度Ola、东南亚Grab、欧洲Taxify、巴西99以及中东Careem都成为了软银及其软银愿景基金的投资对象。甚至可以说,在 人口较为密集的几个 与地区中,都能看到软银投资新出行公司的身影。
尽管在新出行领域,软银愿景的布局十分广阔,但是绝大多数的新出行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不仅没有给孙正义赚到钱,还让孙正义赔了不少钱。在2019财年,愿景基金亏1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8.9亿元),其中,Uber带来的损失就有51.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元),这家公司的亏损占比,超过了整个软银愿景基金亏损的三分之一。
三、为 出行总让孙正义赔钱?
尽管软银愿景基金选定的几家新出行公司都让孙正义在过去的3年里赔了不少钱,但是目前孙正义本人似乎没有“减仓”新出行行业的想法,而且也有 机构分析指出,孙正义可能会通过 阿里巴巴的股票,在新出行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目前孙正义及软银方面都没有对 阿里股票救新出行的说法给予回复,但是早在5月底,软银愿景基金就为滴滴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发起了2期领投,带来了超过5亿美元的首轮融资。
面对一个让自己亏了三年多的行业,孙正义还要加码投资,他是疯了吗?
当然不是。孙正义清楚地认识到,这个行业不是没有前景,而是还在起步期。
比如说,制度与技术上的漏洞就是起步阶段的一个困境。这个漏洞,不仅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更是引起了社会大众对于新出行行业的信任危机。例如在2018年,因为两起命案,滴滴万不得已宣布暂停了顺风车业务。
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疫情,更是让不少原本就在赔本经营的新出行公司“雪上加霜”,网约车司机在为生计发愁的同时,“滴滴们”也在担心疫情会不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在艰难的环境之下,孙正义还对新出行行业保持投资热情,不只是因为“有钱任性”,更是因为有眼光。
他看到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的日益完善,新出行行业也会随之健康发展,对于“财大气粗”的孙正义来说,与其像普通人在此时“减仓”新出行,不如多投入一点资金,让新出行公司们能有更多资本用于 的研发。
我们相信,孙正义在2020下半年,对于新出行只会加码投资。对于他来说,在疫情还没结束时继续加码,更有利于他通过金钱的力量,让整个行业在恢复元气的同时,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飞速发展。
四、写在最后
孙正义目前正在做的事,不是靠新出行赚钱,而是用砸下去的钱,让新出行行业在 的帮助下,尽快实现他的愿景,当整个行业能够朝着他的愿景发展时,孙正义获利也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说,我们普通人和孙正义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 上的余额,还有视野的长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孙正义的千亿野心:拆解日本历史最大规模IPO|深网
20世纪末,是世纪更替之时,也是中国互联网传奇奠基的时期。目前中国互联网顶尖公司很多都是在那一次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其中,马云就是时代潮流的弄潮儿,而马云能够在众多国际大公司和遍地的小公司混战之中挺过来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原因,至于要感谢的人当中就有着一个日本人-孙正义。
当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马云到处找不到钱,他还一度跟谢世煌一起跑到上海去,希望有人可以买下阿里巴巴,结果不遂人意。马云跑到北京见了30多个投资人,其中就包括了雷军,最后也没有结果,回到杭州之后,马云跟其他同事说,我拒绝了30个投资人。这个时候阿里巴巴已经非常危急了,这个时候孙正义投资了阿里巴巴2000万美金,之后又追加了数次投资,总数达到了6000万美金。
在孙正义的力推主导下,马云大获全胜,不仅得到了雅虎中国,而且杨致远还以10亿美金陪嫁,当然,阿里的代价是40%的股份。阿里完成了“蛇吞象”,马云威名远播。马云早已是 的企业家,阿里巴巴也取得巨大成功,其规模也超过软银数倍。当年孙正义投资的2000万美元,投资回报率将近5000倍, 是他一生以来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但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出来混的,始终是要还的”。阿里巴巴的超预期发展不仅没有让孙正义超越比尔盖茨成为 首富反而现在变得负债累累,所以孙正义已经一次又一次卖掉阿里巴巴的股份以企图东墙补西墙。孙正义救了一次马云,反过来却要靠阿里巴巴救十来次。
有媒体爆料,软银将按原计划继续推进4.5万亿日元(约合410亿美元)的资产出售计划。软银3月23日宣布,将在未来四个季度出售至多价值4.5万亿日元(约合410亿美元)的资产,以资助一项2万亿日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并偿还债务和回购债券。
而在卖出部分软银股份之前,孙正义就已经卖出了部分阿里巴巴股份。孙正义多次投资失败,软银也陷入各种困境,负债1.1万亿,每天光是利息就高达3亿,他是 上负债最多的人!
为什么孙正义会变得如此负债累累的呢?
众所周知,孙正义是AI的狂热追求者。全球很多与AI相关的公司几乎都能看到孙正义的投资身影。但无奈的是,这些年人工智能的技术并不能很好的商业落地。之前孙正义为AI筹集的1000亿美金的愿景基金,基本上要投光了。但换来的却是一堆债务!
除了AI以外,诸如比特币等耳闻就令人热血澎湃的领域都是孙正义热情投资的乐土,可是孙正义越想遇到“第二个阿里巴巴”就越是投资失败,接二连三的投资失败让孙正义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债务沼泽里。
很多东西其实可遇不可求,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也是一样,我们只有顺着时代潮流才能让自己的价值有所体现。
腾讯《深网》作者 | 王丹薇 发自纽约
来源 | 腾讯深网(公号 ID:qqshenwang)
孙正义是个乐于谈论未来的投资人。为了供养未来愿景,他将软银集团旗下移动部门“软银”独立上市。12月19日软银登陆东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超过200亿美元。这个曾占集团日本过半收入的部门,创造了日本 历史 上最大规模的IPO,并将正式扮演起投资业务的输血器。
和孙正义接触过的人都会提到这位韩裔日本人的野心和 ,而在欧美公开场合露面时,因为语言的差异,略显慢节奏的英语表达,成为霸气性格的润色剂。
2017年,在接受前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主席大卫·鲁宾斯坦(David Rubenstein)采访时,孙正义复述了自己45分钟内为该基金融资450亿美元的往事。
孙正义于沙特副王储默罕默德·阿里·贾丹(Mohammed Ai-Jadaan)一见面边说道,“王储先生,您 次来日本,我想给你一份来自东京的礼物,一万亿美元!”
当默罕默德疑惑地注视孙正义时,他接着说,“要得到这一万亿美元,您需要先投入一千亿美元。”随后孙正义解释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梦想怎样与沙特政府的“愿景2030”契合,以及如何帮助沙特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沙特王储当即为孙正义的梦想买了单,开出450亿美元的支票,支持 期接近千亿美元规模的“愿景基金”。
多年来,孙正义一个个投资周期中,数次走向 ,又数次跌入低谷。他19岁时,立下豪言状语:“20岁要打出旗号,在领域内宣告我的存在;30岁储备至少1000亿日元资金;40岁决一胜负;50岁,实现营业规模1兆亿日元。”
2017年,60岁的孙正义在一次软银集团财报会上,介绍完自己的愿景基金二三四五期的计划后,仅为多年的努力打了百分制28分的成绩。坐拥千亿资产的孙正义说,“我本可以成就得更多。”
2014年9月6日,也许是纽交所近年来商界大佬密度最大的一天。一众投资人,企业家在这里见证阿里巴巴IPO。人群中,个子不高的孙正义并不起眼,身边没有随从,偶尔和身边的人聊两句。
1999年给阿里巴巴的2000万美元注资,变成了580亿美元。当腾讯《深网》把话筒递到他面前时,这位狂赚3000倍回报的投资人说,“我见到马云 面,就想投资他了。”
孙正义在欧美媒体中的形象既鲜明又模糊。2016年10月14日,孙正义牵头成立了愿景基金(Vision Fund),投资方汇聚沙特主权基金RIF、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软银集团、苹果公司、富士康和高通等,资金规模高达930亿美元。
今年五月的一场活动上,孙正义对外宣布自己已经和投资人进行了接洽,将推出第二支募资规模达千亿美元的愿景基金,最早明年启动。9月27日,彭博商业周刊报道,孙正义计划每两到三年募集成立一只1000亿美元规模的新基金,并每年向初创企业投资约500亿美元。
高调的融资节奏伴随着阔绰的出手。向孙正义寻求过投资的创业者有过这样的描述:在硅谷的软银办公室中,幸运的可以通过电话和身在日本的孙正义对话的创业者,常常简述不到10分钟的项目计划,就会被孙正义打断。
“停一下,我了解了,你需要多少钱?”,开门见山。
得到拟融资数字后,孙正义往往会给出高出4到5倍的提议,如果这时创业者反而磨磨唧唧起来,孙正义便会“威胁”称如果不接受,那就把那些钱砸给对方的竞争对手。
一掷千金不是成功的保障。虽然愿景基金仅成立一年,就投进了包括WeWork(公共办公空间公司),Arm(英国芯片公司),Slack(办公软件公司)在内的多家独角兽,但是硅谷仍没有完全对愿景基金的愿景认同。
一位硅谷投资人对腾讯《深网》说,“孙很有野心,但是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投资逻辑,吹高估值也破坏了硅谷的投资环境,这样的无逻辑资本闯进来,是有毒的。”
专注中后期投资的愿景基金的投资比率在5%左右,远高于硅谷其它投资基金。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印钞救市,市场流动性增大,一级市场水涨船高。而2018年起,流动性缩水,已经出现初创企业此前的虚高估值无人买单的情况。
孙正义经历过自由落体般泡沫破裂的精心动魄。1999年至2000年之间的互联网泡沫之前,孙正义的个人财富曾短暂地超过当时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用他本人的话说,当时他的财富积累速度达到每周增长100亿美元的惊人状态。
互联网的 次狂欢戛然而止,软银公司的股票跳崖式下跌99%,孙正义损失了700亿美元,差点破产。
然而,现在的孙正义今非昔比。将软银打造成投资公司的过程中,他在全球各大投行挖人,德意志银行前金融衍生业务投资部门主席Colin Fan,瑞士银行前高级董事Rajeev Misra都被孙纳入麾下。
有着资本和人才加持的孙正义,再也不是当年踩在纸壳箱子上对着两个临时员工宣讲自己梦想的小个子创业者了。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一年亏1178亿元,在新出行这个无底洞,孙正义还要砸多少钱?”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