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谱是人死了已后才能往上写吗-家谱中的名字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都可以往上写吗?
- 时间:
- 浏览:0
写家谱是人死了已后才能往上写吗?家谱中的名字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都可以往上写吗?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写家谱是人死了已后才能往上写吗?家谱中的名字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都可以往上写吗?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文章目录列表:
写家谱是人死了已后才能往上写吗?家谱中的名字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都可以往上写吗?
2.地球上的所有人有一个共同祖先吗
家谱一般分两部分,悬挂中堂的谱幕,谱幕只记录去世的族人,按家族大小可分三年、五年、十年一续不等。
第二部分是谱书:
谱书同谱幕不同,所有家族成员,无论是生是死、尽具所知,当祥细入册,包括先人照片、先进业绩、妻子姓名,娘家住址、姑太太出嫁哪里,姑爷姓名、外甥姓名以及在世族人的祥细情况当全部入册!
扩展资料:
家谱作用: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相传它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可供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的研究人员从中查询资料,寻找依据,进行研究。
家谱的作用主要有:
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
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2、家庭道德研究资料。
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 、戒*秽、戒懒惰、戒 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看借鉴意义。
3、家族制度研究资料。
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经济史资料。
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人口问题资料。
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
6、历史人物传记。
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
7、民族史资料。
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蒲慎斋纂修的《泉州蒲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8、地方史志资料。
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
9、教育史资料。
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我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
10、民俗学资料。
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谱中都有记载。
11、宗教史资料。
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
12、华侨史资料。
中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3、重大历史事件资料。
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 的。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的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家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有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
百度百科-家谱
地球上的所有人有一个共同祖先吗
这要看这个家族的规模和具体规定,各个家族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越大的家族限制的越多。
小一点的家族,由于人口较少,家谱也易于管理,可能一生下来就会写进家谱。
但对于大家族,可能每月都有不少人口降生,而写入家谱是一个很庄重的事情,需要祭拜祖先,在家庙祠堂之类的地方隆重的记载,那么就会太过 繁。通常会规定一个孩子长到六岁或十岁的时候,这时候孩子一般就不容易夭折了,这时候才记入家谱;也有的是规定家谱若干年一修订,在修订的这一年, 将活着的孩子记入家谱,比如清朝的皇室玉牒就这这样十年一修。
科学界普遍证明,人类有一个共同祖先,现在地球上的人们都流着同一样的血。但是这个共同的祖先离我们有多远呢?科学家最近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给出了答案。
美国科学家在日前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说,尽管目前地球上生活着高达65亿人,而且 各地的人在肤色、语言和宗教上大相径庭,但现在地球上的65亿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且这个人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就生活在5000年到7000年之前。
这意味着只要上溯到古希腊的黄金时代、或者中国的三皇五帝时代,我们就能够找到一个人,他与现今 上所有的人都存在血缘关系。
电脑计算出“共同祖先”
美国科学家史蒂夫·奥尔森说:“通过数学方法,我们可以肯定这个人是存在的。”奥尔森一直在研究人类系谱树的发展过程。曾于2002年出版了科普读物《探索人类历史》一书,阐述了非洲自10万年前以来人类发展的足迹。
西方 最近也兴起一股“寻根问祖”的风潮,人们查阅族谱、收集古董并且考察历史遗迹,希望从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以了解自己从何而来。
在统计学家、电脑科学家和一台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奥尔森已经建立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系谱树模型。这个系谱树显示,如果你回到2000年至5000年前,你可能就会碰上这么一个人,目前在世的所有人都可以算是这个人的后裔。
如果用奥尔森的模型继续推演到约5000年到7000年前的话,那么当今的每一个人在那个时候的祖先就完全重合了。或者说,在那个时候生活的每个人要么是当今所有65亿人的一个祖先,要么他的这条宗族线已经断嗣,完全没有后代延续到今天。
牛津大学统计学家约顿·海因在一份评论中写道,这一研究成果“令人非常惊讶。假如你回到公元前3000年时的地球,走进任何一个村庄,你碰到的 个人可能就是你的祖先。”
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奥尔森说:“这是数学推导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两位父母、4位祖父母、8位曾祖父母。若一代一代地推算下去,以后的数字就是16、32、64、128等等。用不着往前几个世纪,你就已经有了上千位祖先。推到15世纪,你已经有100万位祖先。推到13世纪,你有10亿位祖先。而在约9世纪时,也就是40代以前,你有1万亿位祖先。
但是,在公元9世纪时 上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所以需要再想象一下。例如有一个生活在1200年前的男子,他的女儿是你母亲的第36代曾祖母,他的儿子是你父亲的第36代曾祖父,这名男子将因此出现在你的系谱树中的两个分支上,一个在母亲的分支上,一个是在父亲的分支上。事实是,生活在1200年前的人不只在我们的家谱图出现2次,而是几千次,因为当时只有2亿人。用1万亿除以2亿,可以得出那时每个人都将在我们所有的系谱树中出现5000次。
但是事情永远不能够简单地用平均数来解释的。许多生活在公元800年的人没有后裔,这些断嗣的人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系谱树上。因此,另一些人出现的次数要超过5000次。这样推算下去,将有越来越少的人出现在65亿人的系谱树中。通过数学推算,到了某个时点,将不可避免地有一位祖先至少在每个人的家谱中出现一次。再推算下去,总有一个时点,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一位祖先,除非那个人没有后裔而导致那一分支到了他那里就戛然而止。
移民是人类连成一体的关键
7年前,奥尔森的一位同事——来自耶鲁大学的统计学家约瑟夫,就开始考虑如何推算出现今 65亿人的共同祖先,并且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几年之后,约瑟夫和奥尔森开始把地理学等方面的影响考虑进来。他们所描绘的人类系谱树也更加趋于科学。他们在电脑科学家的帮助下,决定利用超级计算机重建一个复杂的模型,还原人类出生、迁徙、繁衍和死亡的历史过程。
他们把现代人类共同祖先出现的时间设定在7000年至2万年前,并输入不同的移居率,结果显示在移居率极低的情况下,现代人类的最早共同祖先出现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
人们常常觉得工业化之前的社会,人们与外界的联系很少。但是历史并非这个样子。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希腊到印度北部之间的大片地方,其后裔也随之散布各地。匈奴在亚洲被汉朝击败之后西迁,蒙古人则横扫亚欧大陆。这些战争都导致了大迁徙的出现。
即使和平时期不起眼的移民,哪怕是一个水手中途掉队留在他乡,一个年轻男人到外地去淘金,或一个女人跟着外来商人走了,只要他们生养后代,他们就一同编织了 血缘之网,把不同人群联系起来。
奥尔森及其同事们认为,移民是导致全人类连成一体的关键。如果一个村庄里迁来新居民,一旦新居民同当地人通婚后,将把他或她背后巨大数量的祖先同这个村庄原有居民的祖先连在一起了。
奥尔森说:“当一个家系向外扩散时,它 有能力抵达任何地方。”
今天关于“写家谱是人死了已后才能往上写吗?家谱中的名字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都可以往上写吗?”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写家谱是人死了已后才能往上写吗?家谱中的名字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都可以往上写吗?”,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